《子夜四时歌》

南朝民歌 [南北朝]
春林花多媚,春鸟意多哀。春风复多情,吹我罗裳开。
《子夜四时歌》解析

一位游春的少女在野外尽兴地玩耍,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撩开了少女的罗裙。这本是自然现象,但诗人却赋予春风以生命,仿佛它也有了人的感情。春风尚且多情,有情的男子又在哪里呢?这美丽景色倘有意中人相伴,那该别有一番情趣。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无限向往,而这一切由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到来,犹如涓涓细流,润人心田,好似一支优美的乐曲,清新悦耳,回味无穷,使人得到美的享受。

这首诗的显著特点,便是写活了一个“春”字。前三句都以“春”字开头,又用“春林”、“春鸟”、“春风”将三句紧密钩连在一起,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称为“钩句”,从另一个角度看,三句诗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字“春”,这种现象叫做“重字”。在唐以前的古诗中,特别是南朝民歌中,“重字”是发挥强调、反复、回环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。反复使用“春”字,起到了点题的作用,浓化了诗歌的意境,尽情地讴歌了春天。

这首诗写法含蓄,明写春景,实喻男欢女爱。全诗无一个描写爱情生活的词语,但却蕴寓着浓厚的爱情生活气息。诗人以鸟喻人,同时赋予春鸟、春风以多情恋人的性格特征,写来巧妙、委婉,富有极为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量。四句二十字,把一个少女春情萌动,热烈企盼恋爱的心理表现得精妙绝伦,淋漓尽致。

《子夜四时歌》是《吴声歌曲·子夜歌》的变曲。《乐府诗集》收《子夜四时歌》晋、宋、齐辞共七十五首,都是写妇女在一年四季里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。这里共选了八首,春歌。邰希菽歌、秋歌和冬歌各二首。或表现对爱人的思念,或写青年男女的互相爱慕和对于爱情的坚贞不渝。这些诗都能结合不同季节和景物的特点表达各种细腻的生活情感,语言清新秀丽。

--------邓魁英、韩兆琦等《汉魏南北朝诗选注》

南朝民歌简介
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间,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。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(宋)郭茂倩所编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》里,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。《西洲曲》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,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。
南朝民歌的诗词推荐
  • 西洲曲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忆梅下西洲,折梅寄江北。单衫杏子红,双鬓鸦雏色。西洲在何处?两桨桥头渡。日暮伯劳飞,风吹乌臼树。树下即门前,门中露翠钿。开门郎不至,出门采红莲。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。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置莲怀袖中,莲心彻底红。忆郎郎不至,仰首望飞鸿。鸿飞满西洲,望郎上青楼。楼高望不见,尽日栏杆头。栏杆十二曲,垂手明如玉。卷帘天自高,海水摇空绿。海水梦悠悠,君愁我亦愁。南风知我意,吹梦到西洲。
  • 子夜四时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何似?
  • 子夜四时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自从别欢后,叹音不绝响。黄檗向春生,苦心随日长。
  • 子夜四时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春风动春心,流目瞩山林。山林多奇采,阳鸟吐清音。
  • 子夜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高山种芙蓉,复经黄檗坞。果得一莲时,流离婴辛苦。
  • 子夜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夜长不得眠,明月何灼灼。想闻散唤声,虚应空中诺。
  • 读曲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逋发不可料,憔悴为谁睹。欲知相忆时,但看裙带缓几许。
  • 读曲歌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打杀长鸣鸡,弹去乌臼鸟。愿得连暝不复曙,一年都一晓。
  • 华山畿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华山畿!君既为侬死,独生为谁施?欢若见怜时,棺木为侬开!
  • 华山畿

    南朝民歌[南北朝]
    奈何许!天下人何限,慊慊只为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