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/ 诗词 / 陶渊明 /

《饮酒 十一》

《饮酒 十一》

陶渊明 [魏晋]
颜生称为仁,荣公言有道。屡空不获年,长饥至于老,虽留身後名,一生亦枯槁,死去何所知,称心固为好,客养千金躯,临化消其宝,裸葬何必恶,人当解意表。
《饮酒 十一》解析

颜生称为仁,荣公言有道(2)。

屡空不获年,长饥至于老(3)。

虽留身后名,一生亦枯槁(4)。

死去何所知?称心固为好(5)。

客养千金躯,临化消其宝(6)。

裸葬何足恶?人当解意表(7)。

[注释]

(1)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。诗人认为,那种为追求身后的

名声而固穷守节、苦己身心的行为是不值得的;同样,那种为希望能得长寿而认真保养贵体的行为也

是不值得的。人死之后,不但贵体消亡,而且神魂灭寂,一无所知。所以诗人主张人生当称心适意、

逍遥自任,不必有所顾忌,亦不必有所追求。

(2)颜生:即颜回,字子渊,春秋时鲁国人,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。称为仁:被称为仁者;以仁

德而著称。《论语?雍也》:“子曰:回也,其心三月不违仁。”《孔子家语》:“回之德行著名,

孔子称其仁焉。”荣公:即荣启期,春秋时隐士。见本组诗第二首注(4)。有道: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。

《列子?天瑞》:“孔子问(荣启期)曰:‘先生所以乐,何也?’对曰:’吾乐甚多:天生万物,

唯人为贵,吾得为人,一乐也;男女之别,男尊女卑,故男为贵,吾得为男矣,是二乐也;人生有不

见日月,不免襁褓者,吾既已行年九十矣,是三乐也。贫者,士之常也;死者,人之终也。处常得终,

当何优哉!’”

(3)屡空:指颜回生活贫困,食用经常空乏。《论语?先进》:“子曰:回也其庶乎?屡空。”

不获年:不得长寿。指颜回短命早死。《论语?雍也》:“哀公问:‘弟子孰为好学?’孔子对曰:

‘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。不贰过。不幸短命死矣。’”《史记?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回年二十九,

发尽白。蚤(早)死。”据《孔子家语》等书记载,颜回死时年仅三十一。长饥至于老:指荣启期长

期穷困挨饿,直到老死。

(4)枯槁:本指草木枯萎,这里指贫困憔悴。

(5)称(chèn 趁)心:恰合心愿。固:必。《公羊传?襄公二十七 年:“女(汝)能固纳公乎?”

(6)客:用人生如寄、似过客之意,代指短暂的人生。《古诗十九首?今日良宴会》:“人生寄

一世,奄忽若瓤尘。”又《驱车上东门》:“人生忽如寄,寿无金石固。”又《青青陵上柏》:“人

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”李善注:“老莱子曰:人生于天地之间,寄也。寄者固归。列子曰:死人

为归人,则生人为行人矣。《韩诗外传》曰:枯鱼衔索,几何不蠹?二亲之寿,忽如过客。”养:保

养。千金躯:犹贵体,贵如千金的身体。化:指死。宝:指荣名。《古诗十九首?回车驾言迈》:“人

生非金石,岂能长寿考?奄忽随物化,荣名以为宝。”

(7)裸葬:裸体埋葬。《汉书?杨王孙传》载,杨王孙病危时嘱其子曰:“吾欲裸葬,以反吾真。

死,则为布囊盛尸,入地七尺,既下,从足引脱其囊,以身亲土。”恶:不好。意表:言意之外的真

意,即杨王孙所说的“以反吾真”的“真”。

[译文]

人称颜回是仁者,

又说荣公有道心。

颜回穷困且短命,

荣公挨饿至终身。

虽然留下身后名,

一生憔悴甚清贫。

人死之后无所知,

称心生前当自任。

短暂人生虽保养,

身死荣名皆不存。

裸葬又有何不好?

返归自然才是真。

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-----------

陶渊明简介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陶渊明的诗词推荐
  • 归园田居 其一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。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间。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户庭无尘杂,虚室有余闲。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
  • 归园田居 其三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  • 饮酒 其五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  • 饮酒 二十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羲农去我久,举世少复真。汲汲鲁中叟,弥缝使其淳。凤鸟虽不至,礼乐暂得新,洙泗辍微响,漂流逮狂秦。诗书复何罪?一朝成灰尘。区区诸老翁,为事诚殷勤。如何绝世下,六籍无一亲。终日驰车走,不见所问津。若复不快饮,空负头上巾。但恨多谬误,君当恕醉人。
  • 归园田居 其二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鞅。白日掩荆扉,虚室绝尘想。时复墟曲中,披草共来往。(墟曲中 一作:墟曲人)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。桑麻日已长,我土日已广。常恐霜霰至,零落同草莽。
  • 归园田居 其五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怅恨独策还,崎岖历榛曲。山涧清且浅,遇以濯吾足。漉我新熟酒,双鸡招近局。日入室中暗,荆薪代明烛。欢来苦夕短,已复至天旭。
  • 饮酒 其一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衰荣无定在,彼此更共之。邵生瓜田中,宁似东陵时!寒暑有代谢,人道每如兹。达人解其会,逝将不复疑;忽与一樽酒,日夕欢相持。
  • 饮酒 其九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清晨闻叩门,倒裳往自开。问子为谁欤,田父有好怀。壶浆远见候,疑我与时乖:“褴缕茅檐下,未足为高栖。一世皆尚同,愿君汩其泥。”“深感父老言,禀气寡所谐。纡辔诚可学,违己讵非迷!且共欢此饮,吾驾不可回。”
  • 归园田居 其四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久去山泽游,浪莽林野娱。试携子侄辈,披榛步荒墟。徘徊丘垄间,依依昔人居。井灶有遗处,桑竹残朽株。借问采薪者,此人皆焉如?薪者向我言,死没无复余。一世异朝市,此语真不虚。人生似幻化,终当归空无。
  • 杂诗 其二

    陶渊明[魏晋]
    白日沦西阿,素月出东岭。遥遥万里辉,荡荡空中景。风来入房户,夜中枕席冷。气变悟时易,不眠知夕永。欲言无予和,挥杯劝孤影。日月掷人去,有志不获骋。念此怀悲凄,终晓不能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