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/ 诗词 / 王维 /

《送邢桂州》

《送邢桂州》

王维 [唐]
铙吹喧京口,风波下洞庭。赭圻将赤岸,击汰复扬舲。日落江湖白,潮来天地青。明珠归合浦,应逐使臣星。
《送邢桂州》解析

首句写京口(即今日镇江)送别场景,“铙吹喧京口”,钟鼓齐鸣,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,一个“喧”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。“凤波下洞庭”,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,一个“下”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、扬帆直济之气势。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,反而写得意气昂扬,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 ,“风波下洞庭”一句,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、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,感情含蓄而沉着。

“赭圻将赤岸,击汰复扬舲”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 。“赭圻”为地名(今安徽繁昌县西),“赤岸”亦为地名,可能在桂州境内。这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,实则颇具匠心“赭”、“赤”都是暗色调,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。“击汰”意谓击水,“扬舲”即开船,语出《楚辞》:“乘舲船兮余上沅,齐吴榜以击汰”,这一句化用成句,如盐入水,十分巧妙。

“日落江湖白,潮来天地青”。颈联笔势陡转,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。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,碧波滚滚而来时,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 。“白”、“青”二字以水墨写五彩,以简淡含灿烂,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。

“明珠归合浦,应逐使臣星”,尾联化用二典,表达企盼祝愿之情。“珠归合浦”化用后汉孟尝君故事。《后汉书》载 :“孟尝迁合浦太守,郡不产谷实,而海出珠宝,与交趾比境,尝通商贩,贸籴粮食。先时宰守并多贪秽,诡人采求,不知纪极,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 ,于是行旅不至,人物无食,贫者饿死于道。尝到官,革易前弊,求民利病,曾未踚岁,去珠复还。百姓皆反其业,商贾流通。”“使臣星”之典亦出《后汉书》:“和帝即位,分遣使者,皆微服且单行,各至州县 ,观采风谣。使者二人当到益都。投李郃候舍。时夏夕露坐 ,郃因仰视,问曰 :‘二使君发京师时,宁知朝廷遣二使耶?’二人默然,惊相视曰 :‘不闻也!’问何以知之。郃指星示云:‘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,故知之耳。’”这两句意思是:刑济的赴任,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。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,又紧扣当地故实,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、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,而措辞不卑不亢、真诚恳切,十分“得体”。

王维简介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。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
王维出身河东王氏,于开元十九年(731年)状元及第。历官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河西节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宝年间,王维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王维被迫受伪职。长安收复后,被责授太子中允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故世称“王右丞”。
王维参禅悟理,学庄信道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存诗400余首,代表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著作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画学秘诀》。
王维的诗词推荐
  • 山居秋暝

    王维[唐]
    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  • 送元二使安西(渭城曲)

    王维[唐]
    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  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
    王维[唐]
   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  • 使至塞上

    王维[唐]
    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  • 鸟鸣涧

    王维[唐]
    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
  • 鹿柴

    王维[唐]
    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
  • 竹里馆

    王维[唐]
    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  • 山中送别

    王维[唐]
    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。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。
  • 送别

    王维[唐]
    下马饮君酒,问君何所之。君言不得意,归卧南山陲。但去莫复问,白云无尽时。
  • 终南别业

    王维[唐]
    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。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偶然值林叟,谈笑无还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