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/ 诗词 / 赵企 /

《感皇恩 别情》

《感皇恩 别情》

赵企 [宋]
骑马踏红尘,长安重到。人面依前似花好。旧欢才展,又被新愁分了。未成云雨梦,巫山晓。千里断肠,关山古道。回首高城似天杳。满怀离恨,付与落花啼鸟。故人何处也,青春老。
《感皇恩 别情》解析

此词写男女别情,但似另有所寄托。词之上片写乍逢又别的惆怅,下片写已别还思的眷恋。

上片“骑马踏红尘”三句,写旧地重游、故人无恙的喜悦心情 。“红尘”,指繁华的巷陌。“长安”借指宋都汴京,即今天的开封。在这里词人巧妙地把唐代诗人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的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 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”的诗,加以翻用与浓缩,不但恰切地表达了主人公重逢故人的欣愉之情,而且使词更富于翰藻,更富于韵味 。这三句话有两层意思,一是写主人公重游京都,骑马访旧 ,未知故人何如 ,故愁思难解。心头的疑团 ,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开的疙瘩。二是写久别重逢,故人依旧,喜出望外的欢快情绪。词中主人公满怀希望 、又担心失望而终如所望的内心活动 ,全在“依然 。两个字中表现出来 。不言欢悦,而欢悦之情自见 。“旧欢才展”二句,是感情的一个大的转折,是“ 柳暗花明 ”之后,忽然出现的“惨绿愁红”的景象。一个“才”字,一个“又”字,不但写出了他们乍相逢、又相别的怅惘情绪,而且写出了难相逢、易相别的凄凉心境,为下片的“满怀离恨”作了很好的铺垫 。“未成云雨梦”两句,运用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,来形容其乍见轻别的“新愁”,易得既典雅,又含蓄;既庄重,又风韵。

下片分三个层次来表达他的离恨 。“千里断肠”三句,是写初别时的留恋之恨,是第一层。在这里写了三重恨:一别“千里”,是一恨;独行“古道”,是二恨 ;“回首”不见,是三恨。总此三恨,说明此别是长期的,后会是无期的,从而把主人公的羁旅凄苦之情 ,临歧留恋之意,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。“回首高城 ”,用唐欧阳詹诗“ 高城已不见 ,况复城中人”(《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》),落实到所思城中之人 。“满怀离恨”二句,写别后的种种离愁,是第二层。这是主人公想到从此以后,即使碰上了鸟语花香的良辰美景,也会看到落花而感到年华易老,听到啼鸟而想到无枝可依。感时恨别,花鸟移情,这是羁旅异乡的人所最容易产生的“移情”作用。正是这种“ 移情”作用 ,使这两句词化静为动,化单一为丰富,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画面的美学价值,增加了读者的审美情趣。末二句,进一步深化“满怀离恨”的感情 ,是第三层 。这“故人何处 ”的呼问,“青春易老”的感叹,使主人公那种强烈的离愁别恨,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。通过以上三层的细腻的描写,词中主人公“满怀离恨”的心理活动,就十分真实而完美地表现了出来。

借一己之愁苦,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,道尽人世无常的个中滋味,是这首词动人心弦的关键。所以不必追究这首词是继写,还是另有寄托。

赵企的诗词推荐
  • 失调名

    赵企[宋]
    闻道南丹风土美。流出溅溅五溪水。威仪尽识汉君臣,衣冠已变□番子。凯歌还、欢声载路。一曲春风里。不日万年觞,猺人北面朝天子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青镜不览一两日,白发又添三四茎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青灯影冷棋三战,红火炉温酒一杯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几夜已生蝴蝶梦,三年辜负鹧鸪班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愁从竹叶杯中去,老向菱花镜里来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四山来不断,一水去无穷。
  • 赵企[宋]
    斑斑染黛色差匀,个个微圆类绿萍。不比榆钱铺砌白,未饶荷叶点溪青。陶鎔尽出春工巧,磨就多应雨夜零。好与诗人买风月,何妨积貯满空庭。
  • 宿普圆寺二首

    赵企[宋]
    芒鞋侵晓踏青霜,九里松阴引兴长。云雾浅深山变态,风烟舒卷水晶光。千岩寒月笼疏薄,一笛西风度渺茫。短艇不来人意懒,谁知搔首正相望。
  • 宿普圆寺二首

    赵企[宋]
    仙巾鹤氅与云轻,晚出岩梯最上层。复复陇头归去雁,阴阴松下远来僧。风吹寒水光成叠,木落重峦碧有稜。行到湖边归兴尽,画桥临水与谁凭。
  • 孤山观雪

    赵企[宋]
    莫谓湖山景,寻常总一般。欲穷清胜处,须向雪中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