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阳送韦参军》

严维 [唐]
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
《丹阳送韦参军》解析

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,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。

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。首句“丹阳郭里”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。“行舟”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。此时,千种离情,万般愁绪,一齐涌上诗人心头。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,“秋”字,表面上写时令,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。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。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,以“心”上有“秋”说明“愁”。所以“两地秋”是双关语。

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。“日晚江南望江北”这一句转接自然,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。“江南”、“江北”,对比照应,突出了江水的阻隔。丹阳在江之南,“江南”──“江北”,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,也是作者目送方向。“望”字传出思念之神态,忧思绵绵,“日晚”暗示思念时间之久,见出友情之深。由“望”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“寒鸦飞尽水悠悠”。这一句写望中所见。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,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。由于思念,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,秋日黄昏,江面上寒鸦点点,给人增添愁思。可是,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“飞尽”了,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。这一切给人以孤独、寂静、空虚的感触。“水悠悠”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。

这首小诗妙语连珠,情景交融,真切自然,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,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,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。

(宛新彬)

严维的诗词推荐
  • 酬刘员外见寄

    严维[唐]
    苏耽佐郡时,近出白云司。药补清羸疾,窗吟绝妙词。柳塘春水慢,花坞夕阳迟。欲识怀君意,明朝访楫师。
  • 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

    严维[唐]
    绝壑开花界,耶溪极上源。光辉三独坐,登陟五云门。深木鸣驺驭,晴山曜武贲。乱泉观坐卧,疏磬发朝昏。苍翠新秋色,莓苔积雨痕。上方看度鸟,后夜听吟猿。异迹焚香对,新诗酌茗论。归来还抚俗,诸老莫攀辕。
  • 哭灵一上人

    严维[唐]
    一公何不住,空有远公名。共说岑山路,今时不可行。旧房松更老,新塔草初生。经论传缁侣,文章遍墨卿。禅林枝干折,法宇栋梁倾。谁复修僧史,应知传已成。
  • 游灞陵山

    严维[唐]
    入山未尽意,胜迹聊独寻。方士去在昔,药堂留至今。四隅白云闲,一路清溪深。芳秀惬春目,高闲宜远心。潭分化丹水,路绕升仙林。此道人不悟,坐鸣松下琴。
  • 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

    严维[唐]
    道流为柱史,教戒下真仙。--严维共契中元会,初修内景篇。--鲍防游方依地僻,卜室喜墙连。--谢良辅宝笥开金箓,华池漱玉泉。--杜弈怪龙随羽翼,青节降云烟。--李清昔去遗丹灶,今来变海田。--刘蕃养形奔二景,炼骨度千年。--谢良弼骑竹投陂里,携壶挂牖边。--郑概洞中尝入静,河上旧谈玄。--陈元初伊洛笙歌远,蓬壶日月偏。--樊珣青骡蓟训引,白犬伯阳牵。--丘丹法受相君后,心存象帝先。--吕渭道成能缩地,功满欲升天。--范淹何意迷孤性,含情恋数贤。--吴筠
  • 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

    严维[唐]
    早见登郎署,同时迹下僚。几年江路永,今去国门遥。文变骚人体,官移汉帝朝。望山吟度日,接枕话通宵。万里趋公府,孤帆恨信潮。匡时知已老,圣代耻逃尧。
  • 剡中赠张卿侍御

    严维[唐]
    辟疆年正少,公子贵初还。早列月卿位,新参柱史班。千夫驰驿道,驷马入家山。深巷乌衣盛,高门画戟闲。逶迤天乐下,照耀剡溪间。自贱游章句,空为衰草颜。
  • 宿法华寺

    严维[唐]
    一夕雨沉沉,哀猿万木阴。天龙来护法,长老密看心。鱼梵空山静,纱灯古殿深。无生久已学,白发浪相侵。
  •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

    严维[唐]
    长老归缘起,桃花忆旧岩。清晨云抱石,深夜月笼杉。道具门人捧,斋粮谷鸟衔。馀生愿依止,文字欲三缄。
  • 题鲍行军小阁

    严维[唐]
    宇下无留事,经营意独新。文房已得地,相阁是推轮。]席上招贤急,山阴对雪频。虚明先旦暮,启闭异冬春。谈笑兵家法,逢迎幕府宾。还将负暄处,时借在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