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辞的成语
- 【不辞而别】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打招呼;就离开了;或悄悄地溜走了。也作“不辞而行”、“不告而别”。
- 【不辞劳苦】辞:推辞。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。形容工作勤奋努力。也作“不辞辛苦”。
- 【百喙难辞】喙:嘴,借指人的嘴。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。
- 【百辞莫辩】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。
- 【便辞巧说】指牵强附会、巧为立说。
- 【不谋同辞】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。
- 【辞不达意】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- 【辞不达义】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语本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
- 【辞多受少】辞:推辞掉。受:接受。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。
- 【辞严义正】辞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- 【辞富居贫】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- 【陈辞滥调】见“陈词滥调”。
- 【辞简义赅】文辞简要,意义完备。
- 【辞巧理拙】文辞虽然浮华,但不能阐明道理。
- 【辞穷理屈】理由站不住脚,被驳得无话可说。
- 【辞微旨远】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
- 【辞严气正】犹言辞严义正。
- 【辞严意正】同“辞严义正”。
- 【大放厥辞】亦作“大放厥词”。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。②大发议论(今多含贬义)。
- 【恶言詈辞】中伤辱骂的言辞。
- 【烦言碎辞】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
- 【浮语虚辞】指大话、空话。
- 【放言遣辞】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
- 【奉辞伐罪】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。
- 【奉辞罚罪】奉:敬受;罚:处罚,惩罚。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
- 【过甚其辞】话说得超过了实际。
- 【甘言巧辞】甘:甜,甜言蜜语。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
- 【甘言好辞】甘:甜,甜言蜜语。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
- 【高谈虚辞】高:高超;虚:空。空洞、不切实际的言论
- 【含糊其辞】糊:不明确;不清晰;辞:也作“词”;言辞。指话说得含含糊糊;不清楚;不明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