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膏的成语
- 【病入膏肓】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- 【病染膏肓】见“病入膏肓”。
- 【病在膏肓】见“病入膏肓”。
- 【焚膏继晷】点起灯烛;接替日光照明。(焚:烧;点燃;膏:油脂;指灯油;继:接续;晷:日影;日光。)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。
- 【狗皮膏药】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。比喻骗人的货色
- 【膏腴之地】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。
- 【膏肓之疾】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
- 【膏腴子弟】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- 【膏梁锦绣】膏、梁:肥肉和细粮。泛指美味的食物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。
- 【膏梁纨袴】膏梁:肥肉和细粮;纨绔:细绢做的裤子。借指富贵人家子弟。
- 【膏梁子弟】旧时指官僚、地主、有钱人家的子弟。
- 【膏唇试舌】用膏涂嘴唇,用巾揩舌头。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。
- 【膏车秣马】为车上油,给马喂料。指准备起程。语出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
- 【膏唇贩舌】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谓卖弄口舌。
- 【膏唇岐舌】犹言膏唇拭舌。岐舌,谓舌头上耍花招,说话反复无常。
- 【膏粱年少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- 【膏粱文绣】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。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。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“《诗》云:‘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’言饱乎仁义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。”赵岐注:“膏粱,细粱如膏者也;文绣,绣衣服也。”
- 【膏腴之壤】膏腴:土地肥沃;壤:土地。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
- 【膏粱纨绔】膏粱:肥肉和细粮。借指富贵人家子弟
- 【膏火自煎】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,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
- 【膏火之费】膏:点灯的油;膏火:灯火。借指求学的费用。
- 【挤牙膏】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,挤一点说一点
- 【刳脂剔膏】喻残酷地剥削。
- 【民膏民脂】膏、脂:油脂。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
- 【民脂民膏】脂、膏:动植物体内的油质。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。
- 【沐浴膏泽】沐浴;比喻身受润泽;膏泽:恩泽。指身受别人的恩惠
- 【摩口膏舌】磨练口舌。形容讲话很厉害,善于挑拨诬陷。
- 【敲髓洒膏】比喻倾家荡产。
- 【燃膏继晷】燃:点燃;膏:油脂,指灯油;继:接续;晷:日影,日光。点上灯烛,接续日光。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
- 【深入膏肓】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