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敛的成语
- 【藏锋敛锷】锷:剑刃。比喻人不露锋芒。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:“大智若愚,大勇若怯,不是要埋冤他,正深爱着他,要他藏锋敛锷,以成大器。”
- 【藏锋敛锐】比喻不露锋芒。同“藏锋敛锷”。
- 【毒赋剩敛】横征暴敛。
- 【繁刑重敛】繁:多;敛:征收。繁重的刑罚和赋税
- 【革面敛手】指改恶从善,不敢恣意妄为。
- 【横征暴敛】横:蛮横;征:征发;征税;敛:搜刮。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。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、搜刮人民的罪行。
- 【横科暴敛】同“横征暴赋”。
- 【横征苛敛】指滥收捐税,强行搜刮民财。
- 【横赋暴敛】横、暴:残暴,强横,凶狠;赋、敛:征税,聚财。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。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、搜刮人民的罪行。
- 【聚敛无厌】聚敛:搜刮,盘剥。厌:饱,满足。尽力收刮钱财,永远也不满足。形容非常贪婪。
- 【急敛暴征】严急而苛猛的赋税。
- 【敛色屏气】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谨慎畏惧,不敢放肆
- 【敛声屏气】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- 【敛声屏息】见“敛声屏气”。
- 【敛后疏前】语本《司马法·定爵》:“凡陈,行惟疏,战则密。”《尉缭子·兵令上》:“陈以密则固,锋以疏则达”。谓列阵周密则牢固,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。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“敛后疏前”四字。
- 【敛声匿迹】不声张,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公开出现。
- 【敛手待毙】犹言束手待毙。
- 【敛手屏足】缩手止步。形容不敢妄为。
- 【敛锷韬光】比喻隐匿锋芒,才气不外露
- 【敛容屏气】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。屏气:闭住气不敢出声。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,不敢稍微放肆。
- 【屏声敛息】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汉·蔡邕《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》:“臣邕怔营惭怖,屏气累息,不知所自投处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连连~,不敢作声。”
- 【轻赋薄敛】犹言轻徭薄赋。
- 【韬光敛彩】收敛光采。比喻隐匿才华,无声无息。
- 【韬光敛迹】同“韬光晦迹”。
- 【头会箕敛】头会:按人头征税;箕敛: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。形容赋税繁重苛刻。
- 【销声敛迹】犹言销声匿迹。
- 【征敛无度】征:征收。敛:聚。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,搜刮百姓财富。亦作“征敛无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