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教的成语

  • 不吝赐吝:吝惜;赐:赏予;教:教导,教诲。不吝惜指点教导。请人指教的客气话
  • 不吝指吝:吝惜;舍不得。不要吝惜指示教导。也作“不吝赐教”。
  • 而杀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  • 变俗易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。
  •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。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。
  • 反面反面:坏的消极的一面。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。指能从反面教育人民的人或事。
  • 反面消极的供教学用的资料。借指坏的典型
  • 奉命承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诲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诲
  • 奉令承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
  • 纲常名纲常:三纲五常;名教:封建礼教。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
  • 画荻荻:芦苇。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。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
  • 九流三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
  • 学相长教学:教和学;长:促进;增加。教和学互相促进。
  • 经验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
  • 条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,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、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
  • 一识百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、智慧。
  • 不改屡:多次;一次又一次;教:教育。经过多次教育;仍然不改正。也作“累教不改”。
  • 不改多次教育,仍不改正。
  • 弭耳受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听话
  • 明耻教导士兵作战,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,因而能够奋勇向前,杀敌取胜。
  • 不变教令明确,让老百姓有所适从,便不会发生变乱。
  • 明刑弼弼:辅助。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守法,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。
  • 我负人,莫人负我负:辜负;莫:不要。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,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。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
  • 我负天下人,休天下人负我负:辜负;休:莫,不要。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,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。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
  • 扑作扑:古代刑具;教刑: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。用扑作责罚学生的工具
  • 孺子可指年轻人可培养。
  • 九流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三教:指儒教、佛教、道教;九流:指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。
  • 三迁之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载: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,起初住在公墓附近,孟子就模仿哭丧;后迁居集市,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;孟母迁居学堂附近,孟子从此学习礼节,要求上学。后人用“孟母三迁”、“三迁之教”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。
  • 败俗见“伤化败俗”。
  • 少条失谓没规矩,无教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