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夷的成语

  • 不屑鄙夷:轻视,看不起;不屑:认为不值得。轻视,看不起
  • 入险出入于安危之中。
  • 所思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
  • 放诸四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  • 匪惠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  • 化险为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;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。夷:平坦;平安。
  • 履险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  • 履险若见“履险如夷”。
  • 为跖詈:咒骂;夷:伯夷;跖:盗跖。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。比喻颠倒黑白,诬蔑好人
  • 视险如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  • 大难芟:删除杂草;芟夷:削平;难:灾难。削平大乱
  • 行比伯行:品德;伯夷:商末孤竹君长子。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。形容品德高洁
  • 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
  •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
  • 为平地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
  • 然不屑夷然:泰然;不屑:轻视。心中泰然,毫不在意
  • 暮跖早晨被誉为伯夷,晚上被贬作盗跖。形容时论毁誉多变。